《種子法則經典詮釋》
生命像是一種 「回聲」,送出什麼就收回什麼。
信任,愛 --- 這些內在財富 ,
當它們植基在---純淨與覺察 ---的本質上時,
給予就會被給予,信任就會被信任,愛就會被愛。
這就是心理學上的【互惠關係定律】。
古老的西藏諺語說:
「當老天爺要 『給你』你想要的,
從來不會直接給你,祂總是透過 『你去給』而 --- 給你 。」
但,只有往內在挖寶的人,才能知道自己多富有。
窮人問佛:我為什麼那麼窮呢?
佛說:因為,你沒有學會「給予」。
窮人又問:我,「一無所有」,如何給予呢?
佛說:一個人即使一無所有,也可以給予別人「七種」東西。
「顏」施:笑!微笑!和顏悅色的笑,讓人見了都心生歡喜。
「言」施:鼓勵、讚美、安慰的甜甜話,會帶給人信心。
「心」施:敞開心,對人和藹,待人以「誠」,不要虛假ㄚ。
「眼」施:給予別人「善意」的眼光;讓他覺得「被尊重」。
「身」施:用「行動」幫助別人,落實「業瑜珈」, 或者歡歡 喜喜做志工。
「座」施:謙讓,謙虛禮讓。
「房」施:有容人之心,寬恕、包容、分享。
衡量生命的價值,
不是在於我們所積聚的, 而是在於 「所付出」的。
給予並不會失去,而會轉換成一種 「高尚的收穫」。
只能體悟,不在言語之間。
遇見純淨---改寫
精選自網路